追“智”逐“绿” 塑造制造业新优势|政策落地·奋战四季度
作者:
河南广电大象
时间:
2024-11-11
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,河南提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。进入四季度,河南加大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以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为抓手,通过创新产品,升级产线,塑造制造业发展新优势。
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葛玉珍:制动鼓是卡车制动系统的一个重要零部件,直接关系着刹车安全。一个制动鼓产品重达70多公斤,人工作业起来费时费力,在驻马店确山的这家企业,经过数字化的改造,建立起一条全流程自动化的生产线。
恒久制动是一家深耕于汽车零部件的装备制造企业,他们自主研发的双金属复合制动鼓产品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为抢占高端市场,企业总投入1.5亿资金,对生产车间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。
河南恒久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超:我们的工件重量比较重,(人工)作业强度比较高。这种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做到24小时不间断作业,整体的产线效率提升了20%以上。
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,产品的稳定性和合格率也有了保障。在智能化产线的助力下,企业前三季度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0%,与国内五大汽车厂一汽、二汽、陕汽、重汽、北汽福田全面实现配套供货,产品还批量出口到了美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。
河南恒久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立刚:我们新上的二期项目要全部运用自动化,按照现在的标准去进行全面的改造,会持续大概一年多的时间,预计明年会在今年的基础上要增长50%。
在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中,提出到2025年,河南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率达到80%以上,建成省级及以上绿色园区(工厂)500家。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。向来以石油化工为支柱的濮阳,开始全面发力发展绿色能源、新材料、生物基材料等领域。
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葛玉珍:我现在是在中国石化中原石化公司,这个就是他们今年刚研发的生物基聚烯烃产品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塑料,不同于传统的化石基,在国内用生物基来做塑料,这是第一家。
生物基聚烯烃项目是中原石化向绿色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探索,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研发和试生产,在今年9月成功推出合格产品,首批产量达到2500吨。可广泛应用于制作农用薄膜、食品、药品包装袋以及管材和板材等。
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部经理 郑庆阳:我们的来源是生物(质),像废棕榈油,还有地沟油,作为原料加工出来的生物基的聚烯烃产品,它在获得的过程中的碳排放要远远少于化石原料,符合现在碳减排的需求,更加的绿色环保,对环境友好。
强化从基础研究、原始创新、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撑,进入四季度,濮阳持续加大项目建设,实施新型降解聚酯材料与制品开发、生物基甲醇绿色合成、木糖渣制纤维素等项目的中试与放大,不断推动生物制造产业聚链成群。
濮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李善戎:下一步,我市将充分发挥产业、技术等优势,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链条,力争到2025年建成百亿级产业集群,2035年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,奋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基地。